-
城市层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中国探索: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浏览次数1103]
柯兵,孙新章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简称“创新示范区”)是中国统筹国内国际发展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旨在依靠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探索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为国内同类地区可持续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其他国家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创新示范区工作启动6年来,中国把这项工作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建立健全...
-
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释义与路径探索[浏览次数1036]
张友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发展阶段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抉择,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简而言之就是要形成生态文明新格局。该研究阐释了生态文明新格局的科学内涵,分析了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面临的形势,继而探讨了构建生态文明新格局的关键路径。分析发现:①生态文明新格局的核心要义在于将中国式现代化特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整、准确、全...
-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如何影响绿色发展福利?[浏览次数1003]
郭庆宾,熊婉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新格局的必由之路,更是践行以民生福祉为价值归宿的生态民生观的应有之义。以较少的生态损耗较大程度实现由环境水平改善带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是绿色发展福利的核心内涵。该研究在系统阐释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对绿色发展福利影响的理论机制基础上,运用2006—2020年中国23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倍差法实证检验了生态文明先...
-
强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生态空间评价[浏览次数957]
王光耀,陈亚宁,张正勇强可持续发展坚持自然资本的不可替代性与唯一性,保持自然资本基本持有量在代际之间的传递,通过跨期环境福利效用最大化,实现环境公平与代际公平。该研究分析了强可持续发展范式判别生态空间的维度,把生态空间识别划分为强可持续发展与弱可持续发展空间。其中,强可持续发展空间是维持该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性生态空间,需要优先保持生态系统现状不至于衰退;弱可持续发展空间是相对于关键性生态空...
-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浏览次数797]
王琦,刘子刚,周隽伊研究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变化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对于促进湿地区域间的协同治理以及因地制宜地开展湿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三江平原22个县区1990—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以及自然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莫兰指数探究湿地的空间关联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方法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效应进行分析。结论如下:①1990—2020年,三江平原沼泽湿地面积下...
-
环境刑事司法视域下生态修复制度的建构与运行[浏览次数794]
吴帅帅目前环境刑事司法中的生态修复责任落实不到位,存在修复措施与环境刑事司法割裂、生态修复碎片化、生态修复效果不佳等问题,原因在于:缺乏贯穿环境刑事司法全程的生态修复制度对于生态修复责任的全流程约束。因此,应当构建统一的生态修复制度以期问题的克服。生态修复制度立足于司法规律与生态规律的平衡,内含三种递进逻辑:“惩罚”与“修复”的权衡是其二元价值追求,即以生态修复责任的附加补...
-
“双碳”目标下省级煤电退出的就业影响与脆弱性评估[浏览次数784]
袁家海,王媛,杨晓文,等为有力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中国电力行业需要在2045年前后实现净零碳排放,因此,长期看常规煤电将逐步退出。然而煤电逐步退出会使相关从业人员面临失业风险,加剧中国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评估省级煤电退出的就业影响可以为各省制定科学能源转型政策提供决策支撑,对于推进电力行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2020年后煤电不再新增和2030年煤电装机增至1 300GW这两种典型...
-
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补贴与全国碳市场协同减排效应[浏览次数790]
宋鹏,陈光明,尹梦蕾,等随着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启动,其与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在促进电力行业碳减排上的协同效应值得关注。传统观点认为碳交易政策下碳排放总量被固定,总量控制下的可再生能源补贴政策将不再发挥额外减排作用,甚至会引致碳市场配额过量,扭曲碳市场价格。为此,该研究面向全国碳市场建立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考察电力行业可再生能源补贴与全国碳市场并行的减排效果及其政策协同路径。研究发现:①针对电力行业...
-
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是否促进了碳中和技术创新?[浏览次数773]
曹翔,苏馨儿在“双碳”目标下,中国亟须碳中和技术创新提供关键技术支持,旨在通过“看不见的手”激励经济主体自主进行技术创新的碳交易政策,究竟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如何?鲜有文献对此问题展开经验性研究。为此,基于2009—2019年城市面板数据,将2013年以来在部分省份开展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其对碳中和技术创新的政策净效应、长短期效应及其作用...
-
低碳城市试点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机制及其异质性[浏览次数797]
闫里鹏,牟俊霖就业是民生之本,低碳转型是未来中国的发展主题,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宏观经济的一项硬约束将会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何种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该研究以低碳城市试点作为研究低碳转型的代表性政策,首先基于典型经济事实和政策文本分析发现了中国可能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低碳转型方式,然后基于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DID方法研究了该政策对第一批和第二批试点城市劳动就业的影响差异,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