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郭日生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秘书长
2016年12月21日
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之际,受理事会委托,由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自2009年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在民政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各位理事、会员的共同努力下,研究会紧密围绕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以着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为己任,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深入开展战略研究,支撑国家重大决策
七年来,研究会紧密跟踪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充分发挥多学科汇聚的优势,组织理事、会员及其他相关领域专家深入调研,为国家的相关重大决策发挥了一个民间组织特有的支撑作用。
在2012年“里约+20”峰会谈判过程中,研究会围绕谈判主题组织专家深入开展持续的战略与对策研究,先后向科技部提交了“关于里约+20峰会有关情况以及有关科技最新动态的报告”、“关于联合国制定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主要挑战和对策建议”等10多篇建议报告,得到了部领导的重要批示,部分建议上报到国务院。
研究会积极参与“里约+20”峰会中国筹委会的相关工作,参与起草了许多重要的领导发言文稿。多位理事、会员参与了《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编写工作。峰会前夕,组织专家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了“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专题新闻发布会。峰会期间,在里约举办了三场主题边会并与里约大学共同主办“中巴清洁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论坛”。这些活动与官方系列活动相辅相成,共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实践经验,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发展合作。
在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谈判期间,受科技部委托,我会多次向外交部提供相关议题的对案建议。我会配合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承担了《中国实施千年发展目标报告(2000-2015》的编写工作。可持续发展峰会召开后,我会在第一时间举办“联合国2015年后发展议程对中国的影响与战略对策研讨会”,汇聚有关部委、学术界、产业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代表80余人共商战略举措。我会与科技部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的起草工作,为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围绕气候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等可持续发展热点问题,我会相关理事和专家深入调研,积极为中央建言献策。我会相关理事应邀参加了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会,就如何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讲解。全国两会期间,我会相关理事提交了《“两会蓝”是空气质量向好的开始》、《关于科学制定和实施国家“十三五”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建议》、《借助大循环农业探索“三农”问题新思路》等提案,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
二、积极提供咨询服务,助力地方发展
研究会把服务地方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积极组织专家为地方政府、企业和会员单位建言献策,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010年至2012年,研究会连续三年派专家出席中国科协与地方政府举办的院士专家座谈会,围绕水资源利用、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河北临港工业区发展等问题向福建、天津和河北省政府提交了高质量的咨询建议。2010年以来,研究会多次组织专家赴贵州黔东南州、贵阳市等地开展调研和举办学术讲座,为贵州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出谋划策。2014年,应北京市房山区长阳镇邀请,我会组织专家对长阳镇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咨询服务。
研究会积极为单位会员提供一对一咨询服务。2014年,受长治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会邀请,我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组织专家赴长治市进行了考察指导和学术交流活动。针对南京碧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际需求,我会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了“油污染防治及资源回用关键技术应用与推广专家咨询座谈会”。我会还组织专家赴安徽黄山多维生物集团、陆易斯通集团等单位会员开展实地调研并提供咨询服务。
研究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意见》精神,将智库专家与地方需求相结合,先后组织多名专家分别赴四川德阳、内蒙古鄂尔多斯、安徽芜湖考察调研,与当地政府及企业进行对接洽谈。与安徽芜湖市科协共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南陵服务站”,着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建议。研究会参与了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系列调研活动,主动分享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做法,积极寻求与各方的合作。
三、努力搭建投资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研究会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作为核心工作内容之一,着力探索和创新,逐渐形成了包含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机制。
自2010年起,研究会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开始共同主办“中国(深圳)国际节能减排和新能源科技成果产业化博览会”(以下简称“节博会”),共连续举办4届。节博会提供投融资、专利、法律等方面的现场咨询和服务,为金融机构、企业、科研院所构建起一个交流合作平台。节博会累计参展企业1200家,参加人数近10万人(次),采购订单400多亿元,现场成交额近100亿元。现场成交额创国内绿色技术领域科技成果展会的最高纪录。
2013年7月,研究会组织37家单位会员、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赴满洲里参加“第十届中国(满洲里)北方国际科技博览会”。博览会期间,我会组织的LED光源产品、生态农业产品、木塑复合材料产品等受到广泛关注,现场达成多项合作意向。
2015年5月,我会承办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新兴绿色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投融资国际论坛”。会议汇聚了来自国内外的著名科学家、企业家共160余人,形成了《新兴绿色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手册》,为促进项目供给信息与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聚焦可持续发展热点,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促进学术交流是研究会成立的主要宗旨。七年来,我们不忘初心,紧跟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形势,积极举办学术活动,我会已成为国内可持续发展领域开展学术交流的一面旗帜。
本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研究会从“抓热点、促交流、重实效”三个方面对学术年会进行了改革。抓热点主要体现于年会的主题设置,每年都选择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热点问题作为年会主题;促交流主要体现在年会由过去单纯的学术报告改为学术报告与互动式交流相结合,开创了由政府、科研机构、民间社团、企业、媒体、青年学生参与的“六方会谈”模式;重实效主要体现在年会的成果产出方面,由过去单纯的学术交流向学术交流与科技成果对接相结合。2010年至2012年连续举办三届年会,效果和影响力有了明显提高。
研究会在本届理事会期间共四次承担中国科协年会分会场,围绕绿色经济、资源高效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兴绿色产业的科技创新等举办了高规格的学术论坛,多次被中国科协评为优秀分会场。在中国科协支持下,围绕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补偿、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防灾减灾等主题举办了五次前沿高端学术研讨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结合学术活动,大力加强成果凝练,出版了《中国可持续发展回顾与展望》、《里约之新》、《2049科技与社会展望——生物技术与未来农业》、《绿色发展:全球视野与中国抉择》、《中国防灾减灾之路》等系列学术著作。
研究会还与国内相关社团、科研机构、地方政府等合作,围绕可持续发展热点问题举办了十多次专题性学术研讨会。例如,与中国联合国协会合作,举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专题研讨会”;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合作,举办“中国防灾减灾之路学术研讨会”;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合作,举办“中国湖泊论坛”;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合作,举办“流域水循环调控与灾害防治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中国农科院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与未来农业”研讨会,等等。这些活动的举办,深化了我会与兄弟社团及相关机构的合作,促进了我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影响力。
五、创新办刊思路,着力提升会刊影响力
本届理事会以来,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下,会刊《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坚持以“关注时代主题,探索发展方向,弘扬理念创新,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办刊宗旨,将政策指导性和学术前沿性有机结合,实现了期刊影响力不断提升,促进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学术繁荣和成果传播。
在选题审稿上坚持贴近决策层,贴近可持续发展学术前沿,贴近可持续发展实践。近年来期刊重点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新型城镇化等领域的研究,跟踪我国“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研究与编制进程,组织策划、特邀了一批权威稿件,产生了较好的学术影响。
在编辑审稿流程上,及时引入了中国知网期刊协同采编系统,优化了编辑工作流程,科学梳理系统审稿程序,不断提升期刊的编辑加工和出版质量。
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4版)》和《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2014版)》,《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被评为2014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复合影响因子3.059,在“经济计划与管理”38种期刊和“环境科学”66种期刊中均为第1名。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4年)》,《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环境科学类“权威期刊”。中国知网发布的《2015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研究报告》中,期刊影响因子为1.779,复合影响因子为2.802,排名稳居69种环境科学技术类期刊首位。
六、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努力增强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
研究会始终把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公众参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通过科普展览、知识竞赛、公益宣传、媒体传播等多种形式,着力提升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累计组织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余场(次),直接参与的公众达10万人(次)。
展览方面,从2012年开始,我会与德国阿德菲研究院合作在国内开展主题为“环境、冲突与合作”科普巡展。每年选择三个城市,从水问题、自然资源和气候变化的角度出发,全面展示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知识竞赛方面,2010年与施耐德电器合作举办大学生节能增效创新大赛;从2011年开始,与中国建筑学会连续举办了五届以环保为主题的“设计再造”创意竞赛;2013年与北京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服务中心共同发起了“展望2049?中国农村科技畅想—青年作品有奖征集活动”等等。
公益宣传方面,2010年以来,连续五年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举办环保宣传活动。2011年6月与科技部青联等合作开展“倡导生态文明 共建绿色家园”科技志愿服务活动。2012年3月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等单位在北京台京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科技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同年8月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在中科院植物所开展全国青少年环保公益夏令营教育实践活动,等等。
科普知识讲座方面,邀请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机关、学校、社区,广泛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例如,2011年5月,为无锡市党政机关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科普讲座,2013年5月为贵阳市白云二中师生和贵阳市直属机关干部做科普报告,2015年9月为德清县中心学生做防灾减灾科普报告。
媒体传播方面,2011年9月与全球气候项目合作,在北京开展“24小时全球气候宣讲暨青年学者培训”活动,采用卫星连线同步直播的方式,与设在纽约、伦敦、首尔、新德里等其他10余个分会场同步互动。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合作,拍摄制作节能减排系列专题片《节减新动力》,从百姓日常生活角度切入,深入报道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及在生活中的成功应用,系列片于2013年4月24-26日在央视《走近科学》栏目播出,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5年4月,与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环保周刊合作,开辟“绿色发展中国行”栏目,对湖南资兴市、长沙市望城区等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及会员单位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进行宣传展示,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七、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世界携手推动可持续发展
本届理事会以来,研究会充分发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和联合国新闻部联系单位资格,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外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多次在联合国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活动中发出中国民间组织声音。
2012年11月,受联合国妇女署及经社理事会的委托,研究会在北京召开了“妇女权益与社会和谐”研讨会,会后向联合国妇女署提交了评估报告。2013年12月,研究会配合联合国经社部可持续发展司,在北京成功举办“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高级别专家组会议”。2014年和2016年,相关理事应邀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并做主旨发言。研究会作为联合国新闻部联系单位,多次派人参加联合国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年会,多次受邀参加在境外举办的国际性会议,如全球气候项目亚太区峰会、第三届联合国住房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世界生态城市峰会、世界资源专家组(IRP)会议等,积极对外发出中国民间组织声音。
在双边合作方面,研究会与巴黎法中友协、法国企业家协会联合会等机构经过多次商谈,于2014年3月签署《中法两国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交流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两国企业在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014年6月,研究会与相关机构共同在京举办“中国-瑞典保障性住房发展研讨会”。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处、瑞典隆德大学等十余个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2014年8月,研究会与欧洲华侨华人社团联合会在斯德哥尔摩成功召开“中国-瑞典绿色经济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科技交流论坛”,3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赴瑞参会。本次论坛为中瑞/中欧相关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一个技术创新的交流平台。
在海峡两岸交流方面,为学习、借鉴台湾在可持续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等方面经验,2014年12月,研究会与中华两岸世纪发展协会共同组织了专家、学者赴台湾交流活动,建立了我会与台湾相关农业产业协会沟通交流的渠道。2015年1月,我会组织人居建筑、城镇规划建设领域的学者、地方部门负责人及企业家赴台湾考察交流,双方在现代农村与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交流。
八、加强会员管理与服务,切实增强自身能力
研究会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积极搭建会员之家服务平台,多渠道加强队伍能力,在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按照民政部、科技部、中国科协等社团管理部门的要求,研究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内部管理制度,形成了以《章程》为依据,包括会员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选举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员管理办法、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等18项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严格依法、依章办会,按制度管人。研究会认真填报全国性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报告书,按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办理审查。七年来,研究会每年都顺利通过各项评估和检查。
研究会办公室坚持每年召开会员管理与服务工作座谈会,围绕如何服务会员、推动专业领域产业发展等广泛听取会员单位、各分支机构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增强管理会员和为会员服务的能力。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会讯》、电子邮件群、微信群为主体的会员之家服务平台,为会员之间及时分享信息和在线交流提供便利。研究会办公室订阅了《部委政策动态报告》、《财经分析预测》、《能源产业发展报告》等信息资料,通过邮件方式及时分享给各分支机构。
研究会高度重视自身队伍建设,根据工作需要对学术工作委员会、咨询工作委员会进行了调整,增加了天津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日照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单位会员,专门组织办公室人员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中华口腔医学会两个5A级社会组织学习取经,派员参加科协系统咨询工作培训班、外事工作培训班、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班。向全体理事、会员发出《关于加强我会学术活动道德规范的建议》通知,要求大家坚持倡导质疑和批判精神,高度重视提升学术能力和职业品德。
各位代表:
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七年,是研究会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的七年,是工作方法不断创新的七年,是工作成绩倍出的七年。研究会的各项工作得到了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和“全国性学术类4A级社会组织”称号。上述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界领导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各位理事、各工作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在此,请允许我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向各位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研究会的工作也还存在许多不足。突出地体现在:理事会构成与分支机构设置不尽合理,政社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术年会仍需改革,会刊的国际影响力仍不足,会员发展缓慢,会员管理与服务的机制仍不完善。这些问题,有些是长期以来的社团发展体制环境造成的,有些是我们工作能力不够造成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下大力气予以改进。
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代表的重大国际行动将影响未来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规则乃至各国发展空间;在国内,以生态文明建设、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为代表的重大行动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正在担负全新的历史使命。
与此同时,十八大以来我国开启的一系列改革进程,也将为我们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2015年11月和2016年6月,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已有两批社团开启与行政机关脱钩试点。总体来看,社团改革的总基调是政社分离,突出特点是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这对我们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面向未来,研究会要准确把握当前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形势,积极调整自身定位,优化理事会构成,合理布局分支机构,着力加强自身能力,力争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方面有所作为,在支撑我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方面发挥决策智囊作用,使学术年会、会刊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国际舞台上积极显身露影、发出声音。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的七年,成绩令人鼓舞;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民政部、科技部和中国科协的领导下,积极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专业型团队,为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