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2020129日,2020年“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论坛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同主办。主要议题是共同探讨2060碳中和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政策、行动与解决方案。来自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英国爱丁堡大学、复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广东土壤所、广东华润电力、广东润碳科技有限公司、中环高科、晟德瑞绿色(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爱思唯、智融兴邦等政府机构、高校、研究院所、企业和国际组织近40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张九天主持。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来自清华大学的王灿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政策需求,针对我国提出的2060年碳中和目标进行了解读并给出了可能的实现路径,以及在各领域实现碳中和需要的支撑政策。

国家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地方落实行动。世界资源研究所(美国)北京代表处副首席代表房伟权发表了“零碳之路:‘十四五’开启中国绿色发展新篇章”的主旨演讲,分别从国家、区域、省份到城市层面介绍了中国当前低碳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给出未来关注的重点区域和部门低碳发展建议。

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在于科技。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处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贤研究员针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介绍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部署需求,包括我国碳排放现状、能源体系与重点部门转型趋势、减排技术的需求和发展路径、国际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等,并给出了我国下一步重点技术部署领域和发展建议。

气候变化投融资将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与商业化发展。英国爱丁堡大学梁希教授发表题为“中国气候投融资展望”的主旨演讲,阐述了气候投融资对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中国30-60气候目标的重要意义和贡献。

金融体系是实现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的重要载体。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总裁葛兴安介绍了深圳碳交易市场建设、绿色金融发展、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及相关标准制定等情况,并对当前应对气候变化低碳领域的工作给出了下一步的重点方向,包括建立气候投融资资金聚集平台和低碳发展项目库等。

一线城市已经在实践中探索低碳可持续发展路径。深圳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张亚龙副院长发表了“深圳绿色低碳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演讲,介绍了深圳当前面临的“大城市病”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目标、应对的“套娃”策略、实践案例和企业行动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此次论坛的举办为政府、学术界、国际和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各界搭建了平台,来自各方的专家就当前碳中和目标下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最新思想、需求和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此次会议促进了各方之间的合作,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朝着更清晰的方向发展。

发布日期:2020-12-10